首页 政务公开 教育资讯

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东阿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

  • 东阿县教育和体育局
  • 2022-05-20 15:42
  • 阅读 427
分享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开启了依法带娃新时代。为深入学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大力弘扬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东阿县第三实验小学在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根据东阿县教体局和东阿县妇联的相关文件精神,围绕“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主题,扎实做好“六个一”,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工作落地落实。

5月9日,根据县教体局和县妇联有关文件精神,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家长、学生观看了全国妇联、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线上主题活动,并进行了强国答题,拉开了2022年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的序幕……

2ebe572b4cd38b541073fd8518f3f7b

制定“一个方案”,高位牵引

学校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周活动方案,要求每个年级都要紧紧围绕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宣传教育“全方位、无死角、广覆盖”,迅速掀起家庭教育学习热潮。

营造一种氛围多方宣传

学校利用电子屏幕、广播站等大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知识,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教师带领少先队员走上街头、走进社区,争做“红领巾宣讲员”,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学校还印发了3000多份《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致家长的一封信,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倡导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学校教育保驾护航。

17a10950e6e7c132d89cfc88a8278d8

召开一次教师培训,力求源头推动

学校组织广大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宣传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源头推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张加增副校长在培训会上,从立法目的、立法背景及立法进程等几个方面,让教师快速准确把握《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刻内涵,让老师先学、先知、先行,并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正确、理性引导孩子成长,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家庭中得到落实,促进学校教育回归本位、家庭教育回归生活。学校还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成于心而形于外”,在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中逐步养成好习惯,让文明之花在校园悄然盛开。

张家增校长解读促进法

开展一次家长培训树立责任意识

班主任通过班级微信群,钉钉平台、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促进法》课程解读及相关内容,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策略方针,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们纷纷表示,“父为子纲”的时代一去不返,以后要“依法带娃”,牢固树立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意识,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知识、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孩子,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为孩子营建良好、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微信图片_20220515092648

进行一次云家访架起家校“连心桥”

为了切实发挥家校育人的合力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以学生为中心,家庭为半径,关爱为周长,开展了线上“云”家访活动。教师们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视频、钉钉、人人通、空中课堂等途径进行线上“云”家访。老师们向家长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和策略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IMG_259

 

IMG_265

开设一个微家教专栏搭建家校沟通“高架桥”

作为未成年人的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职责。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对提高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东阿县第三实验小学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微家教”专栏。“微家教”专栏精选家庭教育故事和知识,与家长分享,指导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搭建家校、校校、师生沟通“高架桥”,着力构建家庭、学校协同育人体系,助推家校共育。

 

E:图片宣传2022年5.15家庭教育活动总结微信图片_20220516090937.jpg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象征着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层面对家庭教育给予支持。下一步,东阿县第三实验小学将继续做好《家庭教育宣传法》学习、宣传、落地工作,双向赋能,让孩子在学校、家庭的共同培育下阳光积极向上、健康快乐成长。愿家校携手,共同点亮孩子前行的路。(杜淑杰)

上一篇:银河璀璨 神舟归来|东阿县实验小学主校南 下一篇: 东阿县新城街道中心小学---蓄力梦想,迎“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